渡口
人生行路,總會遇到一些渡口。
有的渡口熱鬧,舟楫縱橫,人聲鼎沸,你被人潮推擠著,懵懂間便上了一艘大船。船夫面無表情,乘客摩肩接踵,那航程雖穩,卻也平淡,抵達對岸時,甚至連撐船人的模樣都記不真切。
而有的渡口,卻是在你山窮水盡、前路渺茫的絕境中,悄然出現的。
那或許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,你渾身濕透,囊空如洗,望著眼前滔滔的江水,一籌莫展。四野無人,只有風聲嗚咽。就在你幾近絕望,準備涉險泅渡時,一葉扁舟,從暮色蒼茫處悠悠蕩來。舟上的他,或許沉默寡言,只是向你招了招手;或許會細細問明你的去向,然后淡淡說一句:“順路,捎你一程。”
他本可以徑直劃過,他本可以將船系在自家門前,安然度日。那渡你過河的力氣,那舟楫損耗的代價,他完全可以省下。然而,他沒有。他伸出了那根至關重要的篙。
這便是你生命中的貴人。他渡你的,不是一段水路,而是你整個行旅的困頓,是你瀕臨熄滅的希望。
初登彼岸,腳踩堅實的土地,你自是千恩萬謝,感激涕零。你回首望那渡口,將它刻在心里,發誓永志不忘。
可人,是健忘的動物。
行得遠了,路變得平坦開闊,兩旁甚至開滿了鮮花。你遇到了新的旅伴,談笑風生,漸漸覺得,那日的風雨、那江水的兇險,也不過如此。你甚至開始覺得,自己能渡過那江,多少也有些運氣和本事的緣故。至于那葉扁舟,那個沉默的擺渡人,他的面目在記憶里,竟有些模糊了。
更不堪者,行至風光處,有新的朋友問起你的來歷。你或許會輕描淡寫,略過那夜的狼狽;更有甚者,為了彰顯自己的能耐,竟會編派出些許故事,仿佛那擺渡人曾多收了你幾文錢,或是航程中有所怠慢。你輕慢地談論著那個渡口,用言語的碎石,投向那艘早已遠去的舟。
這是何等的愚蠢呵!
你忘記了,你腳下這片繁花之地,正是從那荒涼的渡口延伸而來。你堵死的,不僅是回到那個渡口的路,更是未來所有可能為你開放的渡口。風聲會傳開,在所有擺渡人的耳語里,你將成為一個不值得被渡的人。
那么,該如何對待那個渡口,那個擺渡人?
感恩,自然是第一位的。但這感恩,不應只是登岸時那一揖到地的激動,更應是前行路上,不時回望的敬意。是當你自己終于也有了些許力氣,能打造一葉小舟時,學著像他一樣,在風雨夜里,為某個困頓的旅人,亮起一盞微弱的燈。
真正的報答,是成為他。
同時,你也需明白,擺渡人的使命,便是渡人。他不會永遠停在那個渡口等你回頭。他渡你過河,是希望你走向更遠的遠方,而不是讓你在對岸筑起屋舍,日日守著他,成為他的負擔。
最好的感念,是帶著他贈與你的那一段平安的航程,那份于絕境中得遇善意的溫暖,堅定地走你自己的路。走得越來越好,越來越穩。偶爾在某個風清月明的夜晚,托流水捎去一聲安好的問候,便已足夠。
人生海海,我們都是渡人,也都在被渡。珍視每一個渡你過河的恩情,也準備好自己的舟楫與氣力。
如此,這蒼茫人世,方能在冷漠的法則之外,生發出些許溫暖的、屬于“人”的義理與光輝來。


